常见问题
丽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要点
来源:乐鱼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2-20 12:46:31

  及时制定《丽水市文化和旅游领域经济稳进提质政策实施细则》,细化落实纳入《丽水市推动经济稳进提质工作实施方案》《丽水市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相关扶持政策》中的文旅专项政策。成立稳进提质攻坚专班,制定《丽水市文化和旅游产业稳进提质赛马机制实施方案》,确保尽快落地、尽快见效,2022年度文旅产业稳进提质综合评价位居第全省4。花园路精品酒店、那云天空之城等项目建成开放,郎奇白桥康养旅游、缙云城市滨江休闲服务中心、松阳清露乡隐旅游度假区等项目稳步推进,2022年全市建实施文旅投资项目282个,累计完成投资457.42亿元,同比增长45.55%,投资综合评价稳居全省第二梯队。全年完成275个旅游业微改造示范点市级民生实事项目。4家单位纳入第一批山区26县“造月工程”培育名单,入选数量全省第一。云和梯田列入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5A级景区推荐名单,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入选国家旅游度假区意向名单,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景区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意向名单。松阳、龙泉、遂昌、缙云等4地进入山区26县旅游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绩评价10。市区创成全省首个市区主体4A级景区城,景宁创成全市首个5A级景区城,全市景区城、镇、村覆盖度达100%、84.4%、74.4%。云和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庆元县通过第五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验收认定。

  圆满完成首届丽水艺术节、乡村春晚原创歌曲大赛等系列文艺活动赛事,丽水原创艺术精品获奖数量和等次创新高,越剧《绿水青山》在省人民大会堂公演。推进文艺星火赋美工程,推进全民艺术普及,打造10个“处州小剧场”和24个“村晚梦剧场”星火点位,联动城乡打造流动的文化景观。印发《乡村春晚联盟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以创建省领航项目为契机,推出“村晚山字号”生活IP。举办全国村晚联盟大会、“同村晚 共富裕”全国乡村春晚“百县万村”联动活动。乡村春晚标准化试点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第五批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的项目。完成第六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新增10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全力推进非遗助力共同富裕省级试点建设,组织并且开展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非遗工坊创建,2家传统工艺工作站、8家非遗工坊入围省级创建名单,评定公布市级非遗工坊培育项目30个,2条线路入选省首批非遗主题旅游线路,龙泉青瓷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松阳田园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被认定为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龙泉市城北乡木偶戏、花鼓戏和缙云县新建镇婺剧入选第三批浙江省戏曲之乡。莲都大港头村和缙云河阳村获省级美育示范村。全力推动“浙文惠享”民生实事建设,超时序完成752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8家城市书房、9家文化驿站、57家乡村博物馆建设。《处州小剧场点亮“家门口”的品质文化生活》入选丽水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项目。全省首个《公共阅读空间建设规范》于11月在全市范围落地实施,开展“学而读书会”等全民阅读活动,营造“书香丽水”良好氛围。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赴安徽黄山、四川泸州等地举办“丽水三宝”大师作品展、红军挺进浙西南革命文物泸州展,遂昌县汤显祖纪念馆入选浙江省公共文化国际交流基地。景宁县畲族博物馆列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名单,丽水市博物馆列入第八批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名单。以青田为试点着力推进浙江省文化和旅游青年群体精神富有指标体系研究。

  持续打响“丽水山景”“丽水山路”品牌,成为全省唯一“浙江乡村旅游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试点市”,实施万户农家旅游致富计划,总帮扶结对率达到105%。新增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A级景区村庄培育名单。《丽水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路径探索》入选全省文化和旅游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编制《丽水市创建浙江省等级民宿指南》,新创成白金宿1家、金宿1家、银宿24家,143家民宿上榜“浙韵千宿”培育名单。评选首批“丽水山景”示范基地35家。推进丽水味道进省党代会、省委党校、省文化和旅游厅、进驻政府接待菜单,新增省级“百县千碗”旗舰店1家、体验店31家。强化“处州游学”品牌建设,评选“处州游学”十佳基地。4地通过浙江省文旅产业融合试验,新增省级文化产业、工旅融合、中医院养生融合示范基地7家。饭店业品质提升取得历史性突破,新增2家国家五星级旅游饭店。成功举办浙江省第十七届山水旅游节、浙江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山区海岛县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大会暨丽水山景“最美文旅资源”推介会,推出“丽水山景”四时好风光12条线路、“在浙‘丽’,跟着博物馆去旅游”乡村博物馆游系列打卡路线。迭代升级“秀山丽水·文旅一卡通”。举办“万象市集”等文旅四季活动、“来丽水,体验年轻态的康养生活”主题疗休养推介交流活动,助力市场回暖。坚持数字化改革一号工程,以“小切口”做好“大集成”,全方面推进数字文化应用场景建设,“一中心、一平台、多应用”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文旅融合数字化集成应用场景“全民阅读数智通”、“村晚梦剧场”正式上线,“丽水山路”、“一机游丽水”(畅游美丽大花园)完成升级,并获评全省数字文化跑道优秀应用,“处州游学一张网”获评全省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

  创新律师“护宝团”文物保护机制,成立全省首支“律师护宝团”,市、县合力,开展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开展文物安全专项联合行动。建立“文物安全联席制度”,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全面落实。绘制革命文物数字地图,图文并茂展示丽水革命文物风采。抓全省首部革命文物地方立法《丽水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的贯彻落实,谋划申报丽水红绿融合发展国家文物保护利用融合示范区,开展丽水首批革命遗址认定工作,组建专家委员会,经丽水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首批革命遗址227处。联合各部门开展安全生产联合大检查、室内冰雪项目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重点完成9个重要保障期、4个重要节日和1个敏感日共24天的安全播出特别保障任务。深化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和境外卫星电视监管,加大对网络传播境外电视非法行为的整治打击力度,取缔非法销售点1个,自行拆除非法境外卫星电视接收设施296座,32座。开展“清源”“护苗”“净网”等专项行动,整治出版物印刷市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严控网络文化市场。全年共办理333件行政审批事项。发布《丽水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指引(试行)》《丽水市中小学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全面加强体育类、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管。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打造“浙丽红旅”党建品牌,以党建高质量引领发展高质量。《乡村春晚: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密码”》入选“永做挺进师 建设新丽水”——“八个一定要坚持”丽水优秀实践案例。开展“喜迎二十大、永做挺进师、奋进共富路”主题活动,组织局系统青年说微党课比赛、局系统党建工作培训会,累计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15次,开展集中研讨交流4次,举办丽水文旅大讲堂8期,聚焦“七张问题清单”,对我局承办的问题进行整改攻坚,举一反三梳理提出61条整改措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全方面提高党建统领、整体智治水平。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毫不松懈纠治“”树新风。认真落实政治监督,抓好巡察整改落实工作,协助派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召开全市文旅系统小微公权力廉政风险防控建设交流会,作为小微公权力廉政风险防控建设的试点样本,市博物馆藏品公开征集廉政风险防控样本建设将在县一级博物馆推广。扎实推进“文旅人才蓄水池”建设,省市级金牌导游首次列入丽水市E、F类人才分类。制定出台《丽水市文旅导师工作室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丽水市乡村旅游讲解员(推荐官)培养计划》,创建省级文旅导师工作室1个,评定市级一般文旅导师工作室12个,首批乡村旅游推荐官43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全市文广旅体系统要坚持以“文旅深层次地融合创新发展”为主抓手,锚定“世界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山地休闲度假目的地”的总体目标,以瓯江山水诗路为纽带,深化旅游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将文化和旅游打造成为对外展示靓丽形象的金名片和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的共富事业,担当富民强市、山区共富的主力军,以永做新时代“文旅挺进师”的奋斗实干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丽水探索实践。

  1.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争创红绿融合发展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浙西南考古基地,承办全省博物馆日活动。开展“三普”文物复核和市级文保单位的资源排摸和活化利用工作,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低级别文物建筑保护。指导龙泉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施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等十大工程,打造“红绿”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和以革命文物为核心资源的旅游品牌示范点,促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区域联动。

  2.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以“村晚”品牌建设为抓手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深化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筹建全国群众文化学会乡村村晚分会。协调推进公共文化场馆景区化、基层文化站等级提升、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市博物馆、市图书馆争创国家一级馆。推出《丽水市文博空间随行卡》,形成“文博旅游一张网”。新建200个“15分钟品质文化圈”、8家文化驿站、15家城市书房和22家乡村博物馆,设立24小时城市书房10个,建设青年文化空间4个。

  3.扎实推进非遗传承创新发展。协调青田、龙泉、庆元等地共同打造“非遗之窗”,焕活非遗资源的旅游功能,打造全新的文旅融合空间,让文化“活”起来。鼓励龙泉谋划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实施非遗“后生”计划,推动民间传统文化“深化”“物化”“转化”,推动婺剧、松阳高腔、昆曲十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4.推动全民艺术普及。评选群众文化艺术奖项“应星奖”。举办“中国爱乐·畅享丽水”城市森林音乐会,筹建萨克斯交响乐团,推动市县文艺资源下沉,全市开展“文艺赋美四季村晚”等活动500场以上,打造50个文艺星火示范点位,建立处州小剧场场地管理使用和精准服务机制,实现民间团体、艺培机构与场地双向选择。开通《文艺星火之声》广播专栏。

  5.构建全市“招大引强”一盘棋格局。在“一带三区”市域发展格局和文旅“十四五”空间格局下,探索构建莲青缙潮玩休闲圈、遂松田园探秘圈、龙庆避暑养生圈、云景特色风情圈四大特色产业圈,积极招引国际国内知名IP主题乐园,搭建中国山地休闲度假目的地的项目体系。召开第二届山区26县投融资发展大会,定期召开“1+9”市县两级重点项目招引推进现场会和涉旅部门项目联席会议,推动招商线索和资源共享。力争新招引(签约)文旅项目20个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5%以上,全年推进重点项目172个,计划投资177亿元。

  6.深入推进“造月工程”。加大高能级平台建设,打造旅游核心吸引物,力争云和梯田创成国家5A级景区,遂昌金矿进入5A级景区培育名单。市区共创丽水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完成总体设计修编审批并进入省级国家旅游度假区培育名单,景宁畲乡风情旅游度假区完成总体规划编制。推动缙云岩下石头村、云和佛儿岩、庆元大月山等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莲都、龙泉、缙云争创5A级景区城。

  7.实施景区“二次创业”工程。制定出台《丽水市4A级以上景区“二次创业”三年行动方案》,各县(市、区)确定1家试点景区,全面探索景区市场化运行机制,分类分步骤推进“景区转型”。遂昌金矿、云和佛儿岩、龙泉住龙争取完成景区运营招商。积极引导景区开发参与性、体验性、营利性的新业态、夜游演艺等项目,推动文化进景区、度假区,积极引导景区开发新业态二次消费和夜游项目。推进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打造示范点200个。

  8.创新“丽水山居”开发运营模式。打造以“丽水山居”精品民宿为吸引极的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平台,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探索“头部企业+强村公司+运营商+农户”的运营机制,拓展民宿全产业链条,积极引进携程度假庄园项目,探索企业与村集体和村民利益共享。做好松阳全省“浙韵千宿”试点县建设,完善并推广“旅居老屋”模式。

  9.开发山地旅游服务产品。构建探秘山路、潮玩山地、旅居山水“丽水山景”山地旅游服务产品体系。持续推动低空飞行、水上运动、房车露营、山地户外、冰雪旅游等“山水陆空”特色业态发展和项目招引,丰富山地休闲旅游服务产品。举办全国山地露营大会,新认定“丽水山景”示范基地20家,创建省级文旅融合示范基地10家。

  11.提升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抓住构建“311”综合交通圈的机遇,打通“景区最后一公里”,推进景区交通接驳平台建设,推动水东枢纽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推动浙南诗画风景道建设,形成功能完善的自驾公共服务体系。探索“通用航空+旅游”产业,以新兴低空旅游服务产品拓展消费市场。增强市区和各县(市)导览功能,开行丽水对外旅游包车专列、市域列车,谋划推进国家公园快捷通道建设。

  12.迭代升级“一机游丽水”平台。从方便游客方面出发,串联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要素,增加服务企业、让利优惠、文化活动等内容,推动“一机游丽水”APP和小程序成为游客会用、好用、经常用的文旅服务平台。结合全年营销活动,加大平台参与度和推广度,全面对接“旅游通”“长三角一卡通”“浙里文化圈”等公共服务平台,与OTA平台合作联动。迭代升级“秀山丽水·文旅一卡通”,扩大市场主体覆盖,提升体验感、拓展用户群。

  13.建立“精准营销+绩效评估”立体营销体系。围绕“秀山丽水”核心品牌,重点实施“百团万人游丽水”、“百团千企拓市场”“百团千屏展风采”等“三个一百”营销行动。开拓以上海、苏南为核心的长三角都市圈,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都市圈,以杭州为核心的省内都市圈等“三圈”客源市场。以“四季十城”为主线个重点客源城市的市场营销,举办2023丽水市文旅产品采购大会暨首届文旅产品交易会、文旅消费季等活动。探索旅游营销KPI考核评估机制,做好旅游数据检测采集、分析,完善数字化建设。

  14.提升消费品牌。深入实施文旅消费品牌创建行动,一体化推进“丽水山居”“丽水山景”“丽水味道”“万象市集”等具有丽水辨识度的文旅消费品牌提档升级。全力发展夜间经济,常态化打造“处州万象夜”沉浸式演艺品牌。推动“处州府城”创建省级百县千碗美食街区,培育“百县千碗 丽水味道”美食旗舰店5家,完成“百县千碗”新农都美食文化长廊丽水体验馆建设。松阳明清古街创成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文化和旅游夜间消费集聚区。

  15.精准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出台《丽水市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层次地融合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丽水市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工作实施方案》配套细则,在景区免门票、鼓励新业态、旅行社接团和疗休养等方面,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围绕产业堵点和企业需求,实现有限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加大政策的宣传和兑付,用好政策的力量,树立市场信心。

  16.启动市场主体“强身健体”工程。围绕高品质酒店群建设,指导市饭店业协会组建及导游协会、旅游社协会等重塑工作,全年新增品牌饭店5家。积极引进金钥匙服务管理团队,举办“品质丽宿”大讲堂,推动旅游饭店向旅游目的地转型。成立全市旅游业用工联盟,完善动态人才蓄水池,新建文旅导师工作室5个,评选高星级旅行社。举办第七届金牌导游大赛,开展全市文旅统计人员、诗路文化带景区讲解员等各类文旅人才培训,在全社会选拔1000名文旅推荐官。开展文广旅体系统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引导社会组织规范管理。

  17.全面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党建统领,坚决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文物消防安全百日攻坚行动,守土尽责确保文化和旅业安全。联合体育、教育等有关部门,强化对体育和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推进全市应急广播建设。完成全市60%以上行政村至少部署2路双向化终端,20户以上自然村、灾害事故多发易发区域(点)至少部署1路双向化终端建设。聚焦亚运会、亚残运会、“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等重要活动,确保重大活动安全播出万无一失。持之以恒做好平安综治、双拥、信息宣传、档案、保密、统战等各项工作。

  18.提升文化行政执法效能。完善文广旅体领域“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开展扫黄打非、文物安全、高危体育场所等专项行动,全年开展专项领域集中执法活动不少于8次,每月对经营单位巡查不少于3个门类。每月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占比不低于10%。持续推进“强基”计划、“青苗”计划,每季度组织执法业务培训、交叉办案等岗位练兵系列活动。



上一篇:霍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全面) 下一篇:透过这五大趋势看清文旅地产的未来开展远景
推荐查看